驳:最理想的生活应该是35岁赚到养老的钱,40岁以后一定要回归家庭

我以我自己的例子来说下,大概率事件是25-35这个阶段,赚不到钱。

我自己是大学毕业后,24-35,几乎是1分钱也没存下。

能在35岁以前赚到养老的钱,那是中了彩票的感觉。

男人,通常是结婚后,稳定下来后,有责任感后,财运才会增加。

我感觉理想的生活,45岁,在一线城市有一套房,还清房贷。

有房有车,老婆孩子全部齐了,然后45岁后开始做人生的减法。

做减法不是说退休了,是不要这么高效拼命的工作。

比如以前一天工作16小时的,45岁后只工作4-8小时。

赚钱已经不是首要任务,边玩边赚钱,玩玩打打顺便把钱赚了。

然后生活质量还不下降,除了工作,还有诗和远方。

这是比较接近现实的理想生活。

我就是这么规划的。

上面是我回复深圳之家的一段评论,为什么会有那么一个标题,说35岁以前什么都搞定了,其实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。毕竟生活是残酷的,大多数的人生是一地鸡毛的,想象的非常美好,现实不尽人意。走寻常路的人生,35岁,大学毕业12年。混的不好的,跳槽跳槽,跳槽到没有单位要。混的好的,可能在一个企业站住脚,成为一个公司的小主管。就这也想35岁退休了?大多数人奋斗到45岁也无法退休。45岁,上有老下有小,正是顶梁柱,内心其实已经在不断的说,扛不住了,但是现实还是要接着扛下去。放眼望去,45岁这个年龄,父母是不是身体也大不如前了,自己的身体是不是也亮红灯了,结婚晚的孩子还在上小学,结婚早的,孩子大学毕业,做到洒脱,其实很难。一直努力搬砖,才是正经。

发一篇教网友如何宝塔建站搭建wordpress博客的一点儿感悟

前几天发了几个教程是母鸡孵小鸡的,可能一般人用不到,今天再发一个建网站的教程,有些独立博客用户会用到,尤其是外贸建站需求还是挺多的。有些人其实很有想法,但是不会建站。有些人比如我,从2006年至今还是干的其实是一个事情,没有什么想法,但是就是会建站,也不能说我会建站,我仅仅会点儿皮毛,会把wp博客如何搭建起来而已。我其实是不好意思发教程的,因为这个东西,我从2006年就在干这个东西,这么多年过去了,还是在干这个东西。2006年从在电脑上建了一个内网博客开始,那时候是ASP程序,大概好像是zblog程序?好像冥冥之中,一辈子就要干服务器网络相关的工作了。

外贸建站/宝塔建站/从零起步学习宝塔面板搭建wordpress完整教程参考:https://www.qiuvps.com/1458.html

其实网上搜类似的教程一大堆,但是如果自己亲自去写个教程,截图什么的,还是比较耗费时间的一件事儿。其实如果能坚持把遇到的问题,全部写成教程到网上,形成习惯。积累到一定时候,还是不错的。就实际体验来说,目前所有的客户,其实是全部来自网上的。他/她为什么会找到你,全部来自你网上的教程。你写的东西,可能是他/她正在找的东西。

后面忙的时候,其实写东西比较少了,写东西最多的时候,是无聊,有大把的时间的时候,那时候真的是心理慌啊,为了避免慌,找点事情做,就把书上看的教程,敲到网上去。我记得2013年有段时间我搜同行的教程,几乎是把同行的每篇博客全部看完了,看完后,然后自己再上架机器的时候,再对应一个教程。等同行的网站不见了,或者同行不做这个业务的时候,我的博客搜索就起作用了。

我的所有的文章,都是原创或者即使是拷贝人家的意思,也要加点自己的东西。其实一切都是顺其自然,一切都是歪打误撞。因为没事干,所以发了博客。并没有一点点seo的知识,只是碰巧有几个博客,靠百度的几个关键词有比较精准的流量,然后有客户需求。过去我一直以为是我人品好,其实不是的,商业是很残酷的,不是因为你长得好看,业务就好;不是说你人好,业务就好,人好只是一方面,重点还是如何把客户引到自己身边来,网络业务主要还是靠网络流量。在有良好的产品,良好的售后的情况下,把网络引流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订单尤为重要。有些大佬其实格局很好,就是去各个网络排名好的博客去打广告,获得了非常可观的收入。我自己的话,格局不大,小打小闹,全部靠自己闷头苦干。格局不大,主要还是舍不得花钱,舍不得花钱,怕亏本,那赚钱的步子就慢。

再说一点儿小插曲,来说下拥有独立博客的重要性。熟悉我业务的朋友都知道,2012年至2017年期间,我是从淘宝起步的。淘宝卖服务器,凭借着稀缺资源,以及淘宝平台,加上产品物美价廉,获得了不少的销量。但是2017年后,淘宝以某种名义禁止大家销售服务器,其实刚出台这个规定的时候,内心来讲,很慌,等于是被淘宝掐脖子了啊。没有了淘宝平台,等于新客户在淘宝上面找不到我了,那我就没有新客户了啊。好在那时候我有几个博客,那时候我其实还没有易秋网络官网。后来淘宝不让卖服务器,反而成了好事,通过博客搜索到独立网站成交量更好,而且省去了淘宝的扯皮。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博客引流,有自己的官网半自动订单系统,减少了人工沟通环节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
最近卖服务器,卖出了炒房的感觉。

对优质网络服务器需求的客户只增不减,谁都想通过低价买到好网络的服务器。但是想花少的钱,买到优质网络服务器的朋友,大概率会比较失望。最近卖服务器,卖出了炒房的感觉。其实思路是一模一样的,牢牢的控制资源定价权,然后人为的通过饥饿营销,把价格提上去,最终上游商家赚更多的钱。

把上面一段的服务器换成房子,同样适用。对美好生活向往追求的人们只增不减,谁都想通过低价买到居住体验比较好的房子。但是想花少的钱,买到质量好的,学校不错的,周边便利的,各方面不错的房子的朋友,大概率会比较失望。其实思路是一模一样的,那就是从源头,控制房子开发节奏,并不是传说中的缺地,但是可以打着留点儿地给子孙后代开发的名义,我限制开发节奏,但是需求端越积累越多,最终价格嗖嗖的就上去了。

一个东西,本身是有价值的,但是前期大家没有认识到这个价值。比如说上游商家,电信,想让大家认识到这个东西是有价值的,怎么做呢?那就是从源头上限量发售,限制每家IDC商家购买优质带宽的数量。IDC商家拿到这个限量版的带宽,他可能也知道这是个好东西,网络质量好。但是前期怎么让消费者知道它是个好东西呢,先打折促销,比如弄些3月付半价活动。然后大概过了半年,等大家回过神儿来,都发现这东西真不错,还想再买。然后发现价格涨了,其实也不是涨价,只是价格回归到正常的理性价值而已。客户念念不忘的还是以前的半价打折促销,但是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。以前低价买到优质东西的客户,算是捡到传家宝了。

IDC商家找电信运营商签订带宽合同的时候,遭遇到限购,涨价。具体体现给IDC商家的代理,就是代理费用涨价,本来以前是VIP了,现在每月还要给IDC商家一个费用,类似于现在的视频会员,你本身买了视频会员服务,但是发现有些电影,你看不了,还要额外支付一个VIP VIP费用才能看到想看的电影。然后机器也是不定时放货,让各个代理抢购,或者私下找海外销售代表拿货。那代理体现给终端客户的情况就是,我不仅要额外给上家支付一个费用,而且我还要花时间去抢购,那服务器的价格必须在以前的基础上加价。其实这些和卖房子没啥区别。好的房子,可能加价也买不到是一个道理。

这中间再插点儿人生感悟,活这么大,其实回过头来想想。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,好的东西的确是要抢的,毕竟不管是人为制造资源稀缺的假象也好,还是实际上的确是资源稀缺也好,好的东西真的需要抢。好的男人要抢,好的女人要抢,好的人生伴侣要抢,好的房子要抢,好的工作要抢,因为他/她都是独一无二的。醒悟晚了,如果采取顺其自然的方式,可能只能得到人家挑剩下的了。

那什么时候服务器价格会稳定下来呢,或者说不存在额外加价购买优质网络服务器的情况呢,那就是需求端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。机房的服务器库存充足,人们不再迷信优质网络的服务器,可能会说,我兜里就这么多钱,我没必要把我烟戒了,然后为了买个优质网络的服务器牺牲这么大,我可以买网络稍微差点的服务器。其实这和房子也是类似的,就是如果大家都有居住的了,只是居住的好坏,我不再迷信你住的是二环还是三环,每个家庭都2套房子了,再多也就是个水泥,出租也出租不去的时候,房子这个价格就稳下来了。

有时候我在想,为啥不扩容优质线路的网络?有人说了,这就是和房地产发展是一个路子,都扩容优质线路了,他怎么赚钱?掌握优势资源的一方,永远占有绝对定价权,就是通过限量垄断获取高额利润。熟悉服务器的朋友都知道,国际上,起码都是100M带宽起步,唯有我们国内和香港还存在1M的小水管,普通客户其实没有选择的权力,因为商家赚钱是第一的,既然1M小水管能卖这么多钱,而且不愁没有客户,我为啥要去看国际上人家怎么做,我为啥要去扩容带宽,闭门造车就可以了。

其实这个带宽1M,不思进取,和房地产开发也是一模一样的。就是不去差异化的开发,开发商只知道房子好卖,不管我怎么设计,不管我怎么盖房子,最终都有人去买单,我为什么要花那么大力气去讨好客户,我就千篇一律全部是钢筋水泥,你能把我咋了。

儿童英语培训教育折射家长的焦虑

什么人的钱好赚?
女人的钱最好赚。
再就是女人为孩子花的钱,最好赚。
盲目跟风买单,不经过大脑思维的人的钱好赚。

年底了,看紧自己的钱袋子比较要紧。电商的双12已经蔓延到线下儿童教育培训了。昨天已经给儿子画画续费了5040元大概56节课。今天又要特别着急的给儿子弄个英语学习的,怕错过了双12活动。

比如孩子学英语,看小区路人甲说在这学,而且学了几年了。然后看认识的人交费了,那不管适合不适合自己的孩子,那一定要交钱。这里面其实暗含的是家长的一种焦虑,意思是别人孩子学了,你孩子没学。先不管学习效果好不好,别人孩子学了,你孩子没学,已经在士气上输了人家。

好像1万多,2万多的学费,这1万,2万块来的非常容易。其实附近就3个少儿英语的线下培训机构,一个树童英语,一个易贝乐,还有一个我今天才知道的叫朗运。前面2个大概是连锁,最后知道的是叫朗运,我查了下2013年成立的,龙岗坪山大概有4家店。

不是我舍不得掏这个钱,前期在树童英语,花了1万多,感觉儿子连26个字母还认不全。所以,后面的英语培训学习,肯定要谨慎一点儿。至少报名缴费以前,要了解下各个培训机构的优点缺点是什么,到底是否适合。盲目的缴费,这种搞法,我感觉花个10万元学习英语,也学习不出个什么效果。

英语学习,语言类的学习,本身是没有捷径的,只有营造语言的学习环境,不断的重复练习,才可能有好的结果。为啥前面花了1万多,儿子连26个字母还认不全?原因就是钱花了,家长没有这个时间陪伴孩子去巩固学习。就靠孩子在培训辅导班上面玩点儿游戏,可能能培养孩子跟小伙伴玩游戏的能力,但是对于知识本身的掌握,只是起到一个引子的作用,后面还需要大量的反复重复训练才可以掌握的。

关于妹妹和哥哥角色错位,妹妹补贴娘家太多的回帖

我的回帖:

我看完了。
虽然有点长。
我倒是有个妹妹。
其实某段时间我混的很差的时候,妹妹也帮助过我。
我自己妹妹以前帮助我的,金钱方面我都还清了。
当然这个情,可能没法还,只能后面通过别的方式还一点点儿。
毕竟我自己的妹妹当年也是倾其所有的帮我。

我妹是中专毕业出来混社会,
我是硕士毕业出来混社会。
这个我当年就做过温室的花朵。
硕士毕业后,工作不满意怎么办?裸辞。
没钱了,怎么办,伸手找家里要,找我妹妹说没钱了。
其实那时候我妹和妹夫在深圳打工,没有依靠,都不容易。
说要钱,就算再难,也给我打钱。
而我那时候其实能赚钱,只是工作不满意,任性的辞职都干过。

但是你哥可能温室的花朵时间太长了。
现在可能还没长大。
可能你是他的姐姐吧。
年龄虽然你哥年龄大点,但是心理年龄可能是你的弟弟。
你自己角色也错位了,本身是妹妹变成了姐姐。

建议心狠一点儿。
你补贴的太多太多了。
都是有家庭的人,首先是顾小家,后面有余力再顾大家比较好。
亲兄弟明算账,这个不会错的。
稀里糊涂的,肯定将来会闹矛盾的。

论坛人家的原文:

我,每天工作很累,最近都是每晚8-9点下班,但自己很热爱这份工作,即使累,自己觉得值得,因为从小家里穷,只读到初中毕业,在公司里,共事的同事们只有我一人的学历最低,所以我很努力且很珍惜这份工作,收入每月是0.8W(这个收入是近一两年才升上来的)。而老公的收入应该跟现刚大学毕业生的工资一样吧,少得可怜,每个月给我0.27W左右生活费就了事,有时他还欠信用卡的钱,我帮他还了两次信用卡,每次将近1W,现在他个人开支多少,我没再去理睬(因为担心细问一掘出来肯定又是欠哪哪个平台的帐了)。我用辛勤汗水换回的收入,以及老公每月生活费,除了日常开支,还有还房贷外(房贷0.3w),小孩现在读大班每个月学费平摊是o.25元,明年可以读小学了压力应该小点。包括兴趣班学费摊一块每个月固定开支将近0.6万。

  小时候,家里穷,没玩具更没零食吃。小时候实在嘴馋了,将酱油粘在手指上舔,因为又香又咸。我有一个哥哥,从小家里就非常的重男轻女,家里穷,所以我读到初中就没钱读书了,即使当时自己哭着跟爸妈说自己还想读,都没用。而哥哥,有机会可以读书的,当时由于谈恋爱,高考不上,后来又重考了两次都没考上他填的第一、二志愿,爸妈便通过关系让哥哥在村做代课老师(后来哥哥也通过自学及函授,已转正成正式老师)。

  在05年,家里终于建房子,我将自己的积蓄给出建房子,4万多,那时4万多的钱很管用。而当时哥哥没为这房子付出一分,因那时他在村里当代课老师,工资很低。

  家里从我很小的时候,我就知道到处欠债,以前没钱买菜,爸妈都是赊账的。我工作后,陆陆续续将债还清了,那时我的工资不高,省吃俭用吧,还有就是信用卡套现还债。

  后来哥哥09年左右结婚了,爸妈也是借钱办的酒席,由于不想让爸妈那么累,我也陆陆续续帮忙还清了。
  从小家里穷,那时过年才能买一套新衣服穿,平常都是穿校服的。导致自己从小没有自信,从刚进入社会到现在,一直都是步步惊心害怕自己稍不努力就会失去工作,工作上也不怕自己吃亏,努力的工作。而我哥哥,我一直觉得他是温室里的花朵。这样说,是因为从小就因为是男丁就受大人们寄于很大的期望,粗活不做,而我小时候中午及下午下学回家要做饭,下田挖地瓜,回来弄了煮猪粮,然后弄猪食给猪吃,洗猪屋。。。。那时有一度我都很羡慕我哥的命。还有我哥结婚了,爸爸去外面做工,每个月都能给家里2-3千元,过年过节也是爸爸捣鼓。不过爸爸年老了,从16年开始,就不让出去工作了,这个家的担子在哥的肩上了,我哥应该也开始“长大了”。

  我跟我哥,自长大后我们没什么交流,可能是家庭环境影响。我对哥哥也不错吧,有一年,我嫂子说牙疼,那时嫂子开口跟我借钱说去补牙,那时我每月的工资也才三四千,自己二话不说从信用卡取了3000元送给嫂子。还有自09年结婚到今天,哥哥有三个小孩,这个月嫂子还将要生第四胎。他们结婚这些年,生三个小孩的礼金,过年买新衣服什么的,都有尽到妹妹的心意。而我13年生下我儿子,我哥跟嫂子只给儿子送过一套新衣服,其他没什么。我觉得这些都没什么,让我心寒的是17年过年我们一家三口回娘家,回去住了三天,嫂子顿顿做的都是剩菜剩饭,这本没什么,但是更让人伤心的是,有天中午我们一家三口出去拜年没回来吃中午饭,嫂子的弟弟妹妹那天来家里拜年,哥哥跟嫂子火锅招待客人,而且都是海鲜及新鲜的菜。那一年,因为有对比心,想着自己为家里的付出换来的是不如嫂子的兄弟姐妹亲,很失落。。。

  这几年,日子都慢慢的过得好了,现在重视教育,听说当老师的哥哥工资也高了,但具体不知有多少。
 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,今年6月,妈妈得了一种病,每个月药费要将近6千,医保报销好像有40%,除去个别不能报销的药,能报下来1.5千。每个月我会转给哥哥3千,有时还要给爸妈一点生活费,说真的,这几个月财务状况都成负数的,但这些没什么,因为这是我该尽的责任义务。但有件事,哥哥算了一笔帐给我看,看了后我不知怎么做。

  我哥哥上个月发信息给我,意思是,临近过年,妈妈药费,家庭开支,嫂子生孩子住院以及月子里生活费,孩子过年新衣服,过年开支,还有他自己须要补交社保等交些帐。。。自己收入减去外,还有5万的缺口。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一个多月,今天我哥又有意识发信息跟我说这个月的开销花了2.5万左右。

  我想起这些年为娘家做的事,觉得付出的够多了,而且现在已有家庭,负担也大。我跟我哥不一样的地方是,多累,我自己扛着,这一路走来都是。特别是15年,我们在中山供了一套房子,用了存款后还不够付首付,任何亲朋好友我都没开口借钱,用信用卡刷的付完了首付。自己当时花了2-3年时间将欠款还清。而现在我哥说的这个问题是想让我跟他分担一些?可是我觉得除了父母共同责任外,其他他所谓的各种各样的开支不在我的责任内。在明知我也很艰难的情况下还这样跟我说这个事,我觉得这简直在做亲情绑架。

  但又想着,如果不帮忙,是不是又不好?即使帮忙,那也是从信用卡套现出来帮他的,那是用给予的方式?还是借出的方式呢?借出了估计也就没得回来的,我是个守信用的人,也不喜欢那些不守信用的人。因为有一年我哥说他要买部手机跟我借钱,那年刚好付了房子首付后还信用卡及房贷,就将自己当时身上尽有的一千多元现金给他转了700元,他说是下月归还的,后来不了了之。

  说了一大篇,可能有点乱,说出好受些了。接下来,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唉。